English

夜幕下的美丽天灯

1999-02-23 来源:光明日报 庞之浩 我有话说

俄罗斯实施的“人造月亮”计划,最近因没有将巨型反射镜的镜面打开,首次尝试宣告失败。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托起人造月亮的梦想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了,它必将变成现实,而且有可能在近几年实现。

星星点灯不是梦

在北极圈附近生活的居民易患忧郁症,自杀率、酗酒率均为世界最高,主要原因是那里“长夜难明”,极夜笼罩下的人们备感压抑。为此,人们一直盼望着能有一个人造月亮在极区上空高悬普照,帮助人们消除心理上的阴影。

今年2月4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尝试,已不是人类首次进行类似试验了。1993年2月4日,俄罗斯曾率先在九霄云外成功地打开了一把美丽的“太阳伞”,把七色阳光反射到了地面上。研制“人造月亮”意义深远。有人曾形容1993年进行的首次人造月亮试验,可与当年哥伦布乘木船扬帆驶向新大陆的壮举相媲美,拉开了全新的人工照明史和能源利用史的序幕,使“借光”一词名副其实。而且专家认为,“人造月光”不会伤害人体和地面有关仪器,其光斑的光强度不大。

“借光”造福人类

现在,许多人对研制人造月亮寄予厚望,因为用它反射照明,每年有6个星期全为长夜的北极可转为“白昼”,城乡公共照明的灯具、电线等均可拆除,陆地和海洋上夜间进行的救援等作业能像白天一样易于进行,农忙时节夜间抢收抢种也可如同白天一样方便,建筑工地24小时连轴转更不成问题。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当实用型人造月亮投入运行后,可能意味着不必再新建核电站或可以拆除已有的部分核电站。有人估算过,一个实用的大型人造月亮系统,一年可节省价值3500万美元的照明用电,而建这么一个人造月亮系统只需花费80万美元。

当然,目前有关人造月亮的研究主要是为那些居住在茫茫长夜极区的居民带来心理上的收益。延长白昼可以减少季节性不适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照时间过短会使人感到浑身乏力、失去热情,易患忧郁症。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喜欢人造月光的。有人认为,人造月亮有可能成为比核武器更可怕的“杀手”。例如,在电离层变薄的时刻,用“太空镜”能把大剂量的紫外线反射到某一敌方区域;把极地或其他地方的黑夜变为白昼,对生物圈的生物节律、遗传性状、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个未知数。一作家说,如果可以预约月光,则无法享受到宁静的黑夜滋味。有的科学家也不欢迎人造月亮,因为那样就看不到许多自然界的天文奇观了(如极光)。然而,这些理由均不充分。人造月光是受人控制的,人类可以根据各种需要,在照射时间上、地区上和亮度上科学调节到最佳情况。一个新技术的出现总是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就像核能技术既可用于原子弹,又能进行发电一样,关键是看怎么扬长避短有效利用它。尤其是现在,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能源持续紧张,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日渐耗竭的现状,建造人造月亮不失为人类利用大自然的惠赠,是既造福人类,又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共处的一种新尝试。

未来之光

由于纬度高,俄罗斯对人造月亮的研制十分青睐。虽然今年直径25米的圆型铝箔“人造月亮”没有挂上天穹,但俄罗斯还准备再进行新的努力,希望在2000年建成一个更大的太空反射镜,直径为70米。如果这两项试验均能获得成功,俄罗斯将发射一系列能为一个个城市提供几小时照明的卫星。这些卫星都携带着由高反射率镀铝塑料制作的巨型反射镜,它们将在日落后和日出前有选择地把阳光射向地球最北部的一些城市,以增加那里的光照。最终,俄将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布置几组类似卫星。

俄罗斯还曾计划把4~6个直径均为200米的“太空镜”发射到离地3000~5000千米处(进入预定处后展开),以不同的对日倾角把阳光反射到地面预定地点,亮度相当于五六十个满月,可把一个直径几十千米宽的地域照耀得如同白昼。通过莫斯科一控制中心调控“太空镜”的倾角,克服云层的干扰,便可持续地向地球进行阳光反射了。

还有人设想,在离地1500~5530千米的太空设置100多面更先进的“太空镜”,从而构成一个永久性太阳反射光环。这些“太空镜”不仅可用来照亮极夜时期的北极城市、地区、大工地和某些灾区,使救灾工作“马不停蹄”,而且还能把阳光聚集在航天器的太阳电池板上来提供动力,或用来销毁外空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因为在“太空镜”上可配备激光跟踪装置,探测到太空碎片后,即用强光照射它,使碎片汽化而蒸发掉。

研制人造月亮也能为建造太空电站做准备……

可以相信,21世纪初,天上将出多个受控人造月亮,它们能把阳光反射到地球上的任何城镇乡村、湖泊海洋,地球上将出现真正的不夜城、不夜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